“就医难”似乎成为了现在中国社会一个棘手的问题,而笔者身体一向不错,就算有问题也经常是去医务室买几块钱的药就了事。偶尔会与大医院打个交道,所以在这些大医院里面也没有什么熟人或者关系,去的时候就得按程序慢慢来。写下这篇博文就是要记录这样一个程序,既是为了需要了解相关程序的人需要,也是为了记录一段生活,苦中作乐一下。
在多人眼中,现在的医生特别牛叉,懂得一门技术,而且是关系到人的“生”“病”“死”的,而一旦有权就会产生官僚主义,因而有了这样一门具有“市场壁垒”的技术,医生也就会态度很傲慢或者服务不好了什么的。笔者因为学校合同医院的关系,去的的北医三院,说句良心话,至少我今天遇到的医生护士等各种人都很好,也很耐心,虽然笔者累了一天才买了两瓶十分普通的药回来,但对这些医生倒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笔者要记录的正如前面所说是这种程序,要说的也是这样一个程序。
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医学诊断也被具体细分为很多部门了。总得来说,去北医三院(下面所说全以北医三院为例)看病分为急诊和门诊两种情况。笔者今天是因为感冒去的,所以也只涉及感冒的程序,希望可以管中窥豹。鉴于最近甲型H1N1十分猖狂,因而对于发烧的病人设置了一个发热门诊,只要发烧了就得去那么门诊先看看。首先会量下体温,大概需要5分钟,同时会发给你一个体温计,如果你本人没有医疗卡的话,需要交10元钱的押金,在退回体温计的时候还给你。笔者因为体温正常便从发热门诊开了个证明类的纸条去了门诊,下面的故事也就全部发生在了门诊了。
去北医三院现在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医疗卡,这个卡十分重要,它记载着你在这个医院的信息,从看病治疗到付款拿药都需要这样一张卡。没有的人第一次在挂号的地方可以买到,这个卡以后就可以一直用了。有了卡之后就是挂号了,普通门诊掏5元,专家门诊笔者没挂到,因为去晚了,似乎是9元。值得注意的是专家门诊时上午挂的,所以要挂专家门诊就得早上起早去了。笔者拿着普通门诊的号去找到了呼吸科(北医三院在三楼,从正门上楼左拐就是),几经周折才弄清楚在呼吸科的运作程序。挂了号,那么多的诊室怎么进呢?这时候分诊台就需要了。你得拿着自己的号去分诊台分诊,那儿的医生会给你确定去哪个诊室。当然啦,如果你的号比较靠后,就得登上半天了。笔者是下午29号,大概等了1个小时吧。等到了自己便去检查,自不待言。完了,医生会根据需要让你去做个其他的检查。今天遇上的是血常规化验,在北医三院一层。先拿着医生开出的需要做血常规检查的单子去交费的地方交费(记得带卡哦,这个卡得随时带着),然后拿着单子再去做血常规,一般需要1个小时出结果,其实40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做的,就得根据情况去了。笔者因为没事,就出门去对门的KFC奢侈了一把,大概40分钟后回来刚好拿着结果去找医生。医生得出结论后,开出处方。到这里就差不多大功告成了。拿着来之不易的药方去以后拿药。需要注意的是,北医三院是先交费,然后拿药,交费的地方跟拿药的在一起,只是在进门的左手边那个角落那儿。拿药涉及到两个窗口,一个是交单子的,药从另外一个窗口出来。那里有一个医生会斟酌处方,以免出现用药危险。然后就会出现一些小细节,倒没什么难的,不再赘言。接下来,当然是按时吃药,早日康复了。
说了一大堆废话后,笔者总结了以下的一些细节,是值得注意的:
1,医疗卡随身携带,记住只要在医院这个玩意永远是不要离开自己的。
2,病例本,如果没有在挂门诊的时候花5毛钱可以买一个。
3,如果需要报销,得找主治医生给你在转院证明上签字,并在一楼的盖章处盖章。
4,最好自己带个装文件的带子,复杂的程序必然产生各种单据,多了难免出现遗漏,装在一起总是好的。
5,记得对每个人表示感谢,你会收获更多,包括好的心情和更好的服务。
6,读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加吧,呵呵!
记完这笔流水账之后,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里看病这么麻烦呢?最后检查出来一个小小的感冒,竟然花去了一天的时间,同时也耽误了其他人更加需要的名额。怎么说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及家属想法有待更新。不能一有病就去往大医院,认为在小的医院或者医务室不能得到好的治疗,其实很多时候小病自己都能够解决,笔者就是经常自己给自己当医生,的确节约了不少时间。
2,为什么很多人不信任小的医院呢?因为这里的“医资”力量不够好,怕耽误了病情。虽然这其中有患者的问题,但地方医院也难辞其咎。所以切实提高从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为全社会提供更加良好的治疗势在必行。特别是很多基层的医疗机构,是小病不好好治,保险和象征性的开些药就了事,等着患者自己慢慢好,大病不敢治,连忙开个转院证明送往大医院了,结果该承担的医疗分流作用没有起到,大量的病患流入一些比较大的医院,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紧张。
3,大医院的工作程序存在问题,同时医生太过依赖器械的量化指标。其实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有很多医生一人兼多职,照样将病人治好了。这里笔者不是说不该分工,而是说不能为了分工而乱分工。有很多病情其实完全是医生通过常识就可以判断的,结果还非得去做一大堆化验,结果是患者花了一大笔钱,浪费了一大把时间,医院积累了一大批病人。病人或者家属不断往返于各个楼层之间,效率极其低下。如果医生能够大胆而谨慎的使用各种医疗资源,笔者相信现在的情况会得到更大的改善。当然,笔者也知道其中的困难与麻烦,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理由就失去改革的魄力而停滞不前,安于现状。
常言之不如独行之,独行之不如众行之,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特别是“有分量”的人认识到这一点,并下决心改变,让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和公平的利用。中国的13亿人是一个特殊的国情,但笔者相信我们的智慧和魄力肯定能够发挥出这样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